开启一场「单义游戏」

 

“很荣幸这次面向广大中国观众,在和美术馆举行我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呈现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艺术实践,包括早期的架上绘画。它们是我艺术生涯的重要部分,通过数学和科学语言探索一个崭新的艺术领域。” ——贝纳·维内

 

贝纳· 维内,1941年生于法国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现生活、工作于美国纽约和法国勒梅。作为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法国艺术家之一,维内在世界各地参与了逾30个公共雕塑展览和项目,并曾获得巴黎市艺术大奖、法国最高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及2016年国际雕塑中心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1963年,维内正式开启了职业艺术家的生涯。1966年,维内前往纽约旅行,受到了一批极简主义艺术家影响。回到法国尼斯后创作了其经典的“钢管”系列,这是维内首次在创作中引入数学几何概念。这个时期,维内意识到纽约或许才是其艺术生长的土壤,决定定居纽约。随后,维内开始了更为激进的尝试,将科学图表或数据用手绘制于画布上,后来甚至将讲座录音或现成的数据图表以照片形式放大直接作为作品展出,例如华尔街股票市场的数据图。

 

「贝纳·维内:单义游戏」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个展,围绕其代表性钢结构雕塑与独特的数学语言,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跨越接近半世纪的艺术创作。

 

微信图片_20230327141953.jpg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于「贝纳·维内:单义游戏」展览欢迎仪式致辞:“大家可能知道,2011年贝纳·维内在凡尔赛宫和马里狩猎庄园展出了七件巨型作品。10年后,在和美术馆,艺术家对艺术、景观和建筑之间关系的强烈探索得以延续。”(图为发言译文)© HEM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00.jpg

《函数y=2x^2+3x-2的抛物线》,贝纳·维内,1966,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HEM

 

他的创作始终专注于如何运用数学符码与图表消解艺术惯有的隐喻性和多义性,通过理性的方式抹除主体的存在,将艺术从主观臆断中解放,停留于画面所展现的数学逻辑本身。围绕其代表性的钢结构雕塑与独特的数学语言,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跨越接近半世纪的艺术创作。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03.jpg

《带有“负数”的金色三联画布面丙烯(抛光)》,贝纳·维内,201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HEM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05.jpg

《190°和136°两个角的位置》,贝纳·维内,1977,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HEM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06.jpg

《带有“书写”的饱和珍珠白》,贝纳·维内,2009;《带有“数量级”的铜色绘画》,贝纳·维内,2011;《带有“大括号”的饱和金色绘画》,贝纳·维内,2007;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HEM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08.jpg

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HEM

 

钢结构雕塑作为贝纳维内的代表性系列雕塑作品,是维内在数学几何领域探索的延伸,也是关于一维线条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换的一场跨维度实验。

 

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处于架上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作品,最初以几何平面呈现各类弧线、折角与直线等几何要素,后期脱离“平面”的束缚,专注线条的三维化,并在直线、弧线、折线外发展出了“不确定的线”。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10.jpg 

《折线》,贝纳·维内,2012,即将于和美术馆展出,© Bernar Venet Studio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12.jpg

《弧线》,贝纳·维内,2012,于和美术馆展出,© Bernar Venet Studio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14.jpg

《不确定的线》,贝纳·维内,2012,于和美术馆展出,© Bernar Venet Studio

 

1983年,维内尝试用铝条以“不确定的线条”的手法,反复堆叠、缠绕成不规则的圆环,并制作了一件由三个金属铝环构成的雕塑模型。由此,二维的墙面浮雕转变成了独立的三维雕塑,而这一雕塑手法也成为他日后的标志。其中。代表钢结构雕塑《折线》、《弧线》以及《不确定的线》,即将新增亮相「贝纳·维内:单义游戏」展览中。

 

微信图片_20230327142016.jpg

《三条不确定的线》,贝纳·维内,2007,和美术馆展览现场 © 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