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睿: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


“Re-睿: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四位参展艺术家——陈琦、费俊、耿雪、何翔宇的作品分别从文明的共识、生活的日常、自身的感知等不同维度呈现艺术家们“Re”的探索。

 

正如策展人吴洪亮对这次中国国家馆主题“Re-睿”的阐释:“面对今天的新问题,回眺或许才能获得由‘Re’及‘睿’的洞察”。

 

立足过去及现在,我们与四位艺术家进行了一场对话。通过再度回望此次双年展的创作,他们与我们分享和剖析了近两年社会语境的变化为作品内涵带来的影响。

 


陈 琦


1963年生于中国南京。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的是《时间简谱》和《水》系列作品,这两组作品都是对形而上的一种思考,也就是对时间、生命最本质的思考。这些作品不是为了取悦视觉观感,而更多的是呈现思考结果,然后用绘画或装置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表现手法的选择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能够让观者感受到这些作品背后所深藏的哲学含义。

 

这两件作品都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东方精神内涵的表达,它不是那么直接,当观者去深入了解的时候,才能更深切的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作品本身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需要观者去体验,意味着作品和观者之间可以通过“RE”实现链接,它可以在作品创作出来之后有各种新的开始。正如有1000个观众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RE”之后有无限可能。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659.jpg

《别处》,陈琦

 

这个展览从2019年底回归中国,两年内在几大城市进行巡展,我认为这对于威尼斯中国馆的策划理念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和推广作用,同时也通过这一系列的展览向大家展示了中国艺术家真正的具有原创性和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作品样式。在这期间,虽然展览受疫情的影响做了一些调整,但最终使更多国内观众看到了这些作品,经历过疫情艺术家和观众也会进一步思考时间与生命的意义,如果通过我的作品能够安抚人的内心或使观者受到一些启迪,我想作品会与当下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生产生活的重启使“RE”的意义在后疫情时代更加凸显。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05.jpg

《生成与弥撒》,陈琦

 

 

费 俊

 

1970 年生于中国荆州。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 + 科技专业方向教授,某集体ART + TECH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

 

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就曾思考过“Re”的意义,对于日常物的重访(Re-Visit)和重现(Re-Veal)是我硕士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的主题。在我看来,这个时代不存在绝对的 “原创内容”,只存在“原创关系”,一个艺术家的工作是通过不断的重访(Re-Visit)日常生活,来重建(Re-Construct)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于关联物体和图像,也可以用于场域营造。“Re-睿”其实是个非常开放的话题,也包含了中国人面对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考。于是我在创作初期基于“Re-睿”这个话题生成了三个由行为动词构成的作品概念:“睿·寻/Re-Search, 睿·建/Re-Build以及睿·联/Re-Connect,并创作了《睿·寻》和《有趣的世界》系列共三件互动装置作品。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我们在作品中为技术赋予特定的文化信息之后,就能够从其内部生发出一种人性的、世界的、文化的关怀,这也是我对于双年展作品的创作初衷。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09.jpg

《睿·寻》,费俊

 

将近三年的巡展不仅仅是让更多人体验到作品,更重要的是吸引了更多的体验者参与到作品的联合创建中来,尤其是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一,每次展览期间都会有观众在这个作品的虚拟世界中创建新的“有趣世界”,使得作品在展览过程中不断演化,也令每次巡展展出的作品都有了更新的内容。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下巡展的计划,但同时也促进了作品通过线上来发挥社会性效能的尝试。2020年年初我参与了一个面向隔离在家的青少年的艺术公益活动,通过直播形式发起了在《有趣的世界》装置一中设计和搭建方舱医院的艺术项目。2021年2月我在英国一家非营利性机构的委托下,创作了互联网参与式项目《预见:有趣的世界》。这件作品作为《有趣的世界》装置一的延续,邀请了13位遍布全球的联合创建者通过创建每个人的 "有趣世界"来表达对于不确定未来的多样化的预见。这个不断由用户参与建造或改造而生成的“世界”持续进化,不仅创造了一件具有生长性的交互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个隐喻性的田野调研工具,这个工具让更多的人可以去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观察和探究当下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未来”复杂和多样的世界观。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11.jpg

《有趣的世界》装置一,费俊

 


耿 雪

 

1983 生于中国吉林。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主要包括陶瓷、雕塑和影像等。

 

《金色之名》和我对世界的感受有关。这个作品是疫情之前做的,做完之后没多久就有了疫情,我们这个世界的很多问题一下子变得更加严重了,矛盾出来的更多了,但在这个作品出现之前,大家其实已经能感受到很多的危机。别人都在做声、光、电,科幻美的,展望未来的东西,我这个作品给人的感觉有苦难、沉重、压抑的,有焦虑感的。可是我觉得它好像就是我对世界的现在节点的感受,刚好做完了之后,疫情又出来了,我觉得真正更加到了那个作品里面的人类的状态。

 

他们一直在建构一个特别大的庞然大物,在影片里我们并不能看到这个东西的面貌,在这个东西里面我故意加了一些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路板、电线,这也是一种象征;这个东西还会说话、会发光,它有点宗教的东西,又有点科技的、未来的东西。总之我觉得大家能够理解,人们去构建一个神或者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神,就是构建的一种未来。人都是这样去做,但是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实牺牲了很多,我用泥土来做为语言,人和世界都是泥土做的,他们的身体会变得残破,里面有很多戏剧性的、有意思的细节。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14.jpg

《金色之名》(局部),耿雪,© 刘大鹏

 

这两年这个作品在国内外的展出,让我听到很多的反馈,人们对它的理解和建议,包括在北京的一次个展对它很充分的一次展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杨庆祥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我想引述一下其中的一小段:

 

“2019年的《金色之名》是一部体量上更宏大的作品,以泥塑为基本媒材,借助多屏影像和现场的声光电装置,耿雪为我们建造了一座具有史诗气质的场景空间。这一空间具有多层性,零散布置于地面的泥塑里埋着一台台屏幕,好像从这些屏幕上可以看到底下的深渊,这是一层地下空间;然后是大大小小的泥人在大屏幕上诞生、成长、死亡,同时行走和挣扎着朝向某个地方,这是尘世的空间,是普通人生活和栖息之地;这群泥人前仆后继地走向一个庞然大物,此物接纳或者吞噬它们。泥塑碎裂的声音,盲目涌动的声音,金色液体之火的声音,混杂成一部求生或者求死的意志的交响乐,这些泥人似乎还在追求另外一个空间,那就是向上的天外空间。如果说地下空间是死亡和黑暗的隐喻,尘世的空间是生活和欲望的隐喻,那么天外空间就是超越和救赎的隐喻。如此一来,一个全立体的带有垂直感的空间形态就在《金色之名》中呈现出来了。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的当代文学和当代艺术,在尘世这个空间耗费了太多想象和热情,而一直没有建构起一个足够开阔的天外空间供人去遨游和超越,耿雪的《金色之名》将这个空间打开了,这些不同的空间互相角力,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感和力量感。”

 

杨老师对这个作品的空间的理解和阐述也很深影响了我对这个作品的重新思考和感受。《金色之名》在我的创作旅程中是和我的时代以及我的生命阶段都有很深的联系,这让我觉得它是非常真实的一个作品。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16.jpg

《金色之名》(局部),耿雪

 

 

何翔宇


1986年生于中国辽宁。他的创作实践可以被视作各类个体、社会和政治主题的材料测试场和观念实验室。作为一名在中国迅速城市化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何翔宇尝试由物体间的转化体现或引导感知。

 

持续项目“口腔计划”始于2012年,在短暂地生活于美国之后,我意识到语言的障碍令人难以适从,于是我开始将舌头触碰上颚的突起和凹槽获得的触感“翻译”成绘画图像。翻译的任务是让翻译对象变得明晰、可理解,但这件作品的翻译过程似乎令我的对象(口腔内部)变得更为复杂。我尝试以内省的方式对感受到的口腔质感进行转化,也尝试在绘画的平面空间里或三维立体雕塑上观察内部空间的维度。在这个过程中,我试着让不同的心理状态、物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中剩余的感觉渗透进创作中。对我个人来说,这些私密的意象和情节也代表了与身份、语言和文化政治冲突碰撞有关的主题。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19.jpg

《口腔》系列作品,何翔宇;《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68-H-1》(局部),何翔宇

  

从2019年到2021年,中国以及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次展览的起始点威尼斯,到展览的最新触碰点和美术馆,每一处都因疫情以及接踵而来的后疫情状况而发生了改变。有的改变让人扼腕惋惜,但另有一些改变也是生机勃勃的,预示着希望,也预示着能够促成理解及协作的未来。与展览语境的变化相随的,是展览观众的变化;我希望已在各地看过“Re-睿”展览的观众能够和美术馆获得新的观察,持续思考语境、身份、文化差异变化与艺术的关系,也希望首次参观“Re-睿”展览及我的作品的观众能够获得有意义的、与其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展览体验。

 

微信图片_20230327134727.jpg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局部),何翔宇